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Portfolio 2011 - Sept Q4

2/2/2011 - 虎年以1531.82点封关。
1/4/2011 Q2 KLSE 收在 1555点 +23.18
30/6/2011 Q3 KLSE 收在 1579 点 +24

30/9/2011 Q4 KLSE 收在 1387.13点 -192

30/9/2011 持有股票
CIMB 1023
FAJAR 7047
SUNREIT 5176
GENTING SP G13

SUNWAY 5211

SUNWAY-WA 5211WA
YTL 4677



熊来了吗?这可是另一个百万问题啊。。。
还记得KLSE8K前辈说的牛熊论
只要KLSE在3个月里面没有突破新高,那小熊应该是形成了。
8月9月遇到美国债卷问题,欧洲区希腊可能会破产导致欧洲联盟经济受影响
金价一直飘升到最近金价跟着股市一路向北。。。美元开始回升。。。
这一切 一切 都是 导致 经济萧条的原因

再说 Q3 到 Q4 掉了192 点
那如果大选真的在今年举行的话,我想接下来几个月股市还是谨慎买进好了。。。
接下来生活会有一些改变,勇敢一点。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雙打”房市‧購屋宜精明

家庭“債台高築”隱憂揮之不去,打房不能手軟、打債更要堅決!這也許是國家銀行當前下的最大決心!
市場熱傳政府近期又要出新招,向房貸下手,以“淨收入”替代“總收入”作為批准房貸指標、還可能在預算案中讓高達30%的產業稅捲土重來,“打房”、“打債”一舉兩得。
然而,“雙打”一出,究竟誰最痛?會否殃及無辜,反引起對“蚊子叮牛角”的民怨?升斗小民此時該進還是退?今天的《財富焦點》或能夠為你解決“燃眉之急”。
全球經濟再掀雙重衰退隱憂,原本“蠢蠢欲動”的房貸利率突像泄了氣的汽球,暫令購屋者放下心頭大石,但唯恐不能開心得太早,因為前方還有另一巨石,那就是早在7月已悄悄傳開的打房措施,以扣除所有債務的淨收入標準計算家庭債務(房貸與車貸),而非目前實施的毛收入基準。
這項措施的落實度多高?市場眾說紛紜,但若按大馬目前高居不下的家債水平來看,該措施恐怕志在必行,尤其眼看國行近期頻頻收緊信用卡的“優待”。
家債禍首:
低利率與購產業便利
大馬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在2009與2010年創新高,自2008年的63.7%,暴升至76與75.9%,低利率與購買產業便利的融資方案顯然是家庭債務狂飆的兩大禍首。
家庭債務覆水難收,也反映在總住宅產業貸款批准上,即使7月總產業貸款批准按月跌8.2%,但按年仍起14.7%,住宅產業貸款佔總貸款比也相應自49.7%,增至54.3%。
因此,國行早前曾直言將繼續“緊盯”大馬家庭債務情況並在必要時採取額外對策,也正向銀行業者咨詢,以淨收入計算家債可行性,打房與打債似乎心意已決。
貸款人的薪資是銀行評估房貸的關鍵指標,目前房貸與車貸等家庭債,可接收水平是佔毛收入的30%,因此,若該措施落實,民眾貸款幅度與產業負擔力必難逃一劫。
興業研究不排除國行落實該政策的可能性,主要是行政措施將是壓制房貸成長氾濫的唯一工具。
儘管分析員不確定該收入門檻會否調整,但即使調整,相信也不會顯著,否則這將減少國行壓制家庭債務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馬產業市場無論在增值、交易量與開放度上,雖皆落後區域產業市場,如新加坡、香港與中國第一級城市,但相對下,國行採取的打房與打債措施也遠不如區域各國,意味國行擁有更多空間來採取更多嚴謹策略。
中低收入群
首當其衝
一旦這項措施落實,分析員預計會削減市民負擔力14到37%,收入低過5千令吉的中低收入族群,顯然首當其衝。
前身為大馬產業經紀公會(MIEA)會長的Reapfield產業計劃行銷主管蘇瑪直言,若國行真落實以“淨收入”來計算房貸,對產業市場與一般市民的影響恐怕很大。
他舉例,若某個人總收入為1萬令吉,他的貸款償還最多是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即3千300令吉,依貸款期限25年與4%利率估算,能夠獲得的房貸達62萬令吉,但如果以淨收入而言,他可能只有8千令吉,貸款償還將急降至2千666令吉,貸款期限25年與4%利率前提下,獲得的貸款也將降至50萬令吉。
“這意味前者可購買的房價達78萬令吉,但後者只能購買價格為62萬令吉的產業。”
根據興業分析,若個人每月總薪資為5千令吉,按淨薪資與每年總收入5或6倍的產業負擔價值計,相關人士所能承擔的產業價格,估計從30萬令吉減至23萬1千令吉,或自36萬令吉降低到27萬7千令吉。
若以巴生河流域產業作指標,去年住宅產業平均價介於29萬1千至48萬9千令吉,同時,約23%的住宅產業以25萬令吉以上標價,2.3%以超過100萬令吉標價,這意味只有每月總收入超過5千令吉的個人或家庭具負擔力。
蘇瑪:降低個人購產業能力
蘇瑪認為,此舉其實降低了個人購買更高房價的產業能力,必然引起市場爭議,尤其正置產業價走高之際。
“這對中收入者的影響很大,可能對一般購屋者太‘嚴苛’!”他認為,若這項政策執行,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是最大隱憂,若未執行妥善,大眾購買力料顯著稀釋,除非另一新措施隨之擬定。
一名產業特許估價師也指出,除非國行執行該措施後,能夠降低國內中價產業價格,否則,這項措施無疑是政府提昇可負擔產業計劃目標的“阻力”。
依據首相署經濟策劃單位(EPU)資料,城市家庭中,高達30.6%的每月收入超過5千令吉,或整體總家庭的24.2%,每月薪資超過5千令吉,另5.9%每月賺超過1萬令吉。
75%家庭
只能負擔30萬以下房產
基於大馬總家庭數量達650萬戶,意味大馬只有130萬至150萬家庭有能力購買價值超過30萬令吉的產業,若平均家庭人數為4.3人,這相當於人口570萬至670萬人,佔總人口2千800萬人約21%,即超過75%者,只能負擔30萬令吉以下房價的產業。
價格介於10萬與30萬令吉的中價產業推介與需求放緩,是市場人士的擔憂。
該估價師解釋,這項措施下,一般收入者受到的打擊,肯定超過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產業認購率走低,必導致中價產業需求長期走疲。
然而,興業卻看法不一,認為大眾市場專注的中價產業,受創度可能較高檔產業輕,因首次購房者或能夠在政策中逃過一劫。
檳城Azmi&Co特許估價師與產業顧問董事經理詹德拉也不鼓勵國行採取此舉,因為這難免帶來負面的連鎖效應。
打壓投機客
30%盈利稅或捲土重來
另一方面,全國大選迫在眉睫,政府為消弭大馬民怨的榜首-高房價,恐怕接二連三的打房策略早在預期中,2007年高達30%的產業盈利稅會否捲土重來,也成了此次預算案的焦點。
不久前,政府的打房政策敲鑼打鼓,從重施產業盈利稅到限制第三房貸上限,傳言政府可能在即將公佈的預算案,再向產業盈利稅“開刀”,恢復數年前高達30%的產業盈利稅。
興業預見,如果政府此次再向產業盈利稅下手,可能回復到2007年4月1日前或略較當時低的水平。
當時,若購置產業首2年內脫售,產業盈利稅高達30%,再按購置產業的年數增加,逐步降低產業盈利稅,即購置產業的3與4年內脫售,各為20與15%。
為打擊產業投機客,政府自2010年1月1日起,規定產業購置5年內轉售,需支付產業盈利稅5%。
隨調高產業盈利稅主要為打擊產業投機者,蘇瑪認為,市場應對此舉大表歡迎。
不會動搖自住購屋者能力
“大馬應為節節上升的產業價降溫,而此舉正好是長期良好舉措,不但不會動搖自住購屋者的能力,還能壓制投機者。”
不過,他強調,國行打投機客,應針對擁有數項產業者,許多擁有10至20項產業以上的投機客仍在購買產業,這些才是導致產業泡沫的主導者!
“產業盈利稅削減融資賺幅,絕對有助於壓制投機風。”他也建議,政府大可對購置產業一年內脫售者,施產業盈利稅的同時,也施“棄籍稅”(Exit Tax),或確保擁有超過5棟房產者的融資轉幅只有50%,以加重打房火力。
投資宜考量
“租金回酬”
至於投資者該如何在“進退兩難”的年代中取得平衡點?“置產前宜謹慎”依然是眾專家逆市中的不二法門。
蘇瑪認為,長期而言,任何時間都是進軍產業時機,問題是若2至3年內大量產業單位流入市場,投資者必須對置產據點更加謹慎。
對於購屋者,他認為,“便利性”應是先決條件,但針對投資者,“租金回酬”應是置產考量的最大因素,因此,切忌湧向單位太多的地方,因若供應太多,租金回酬競爭力將大減。
本地一名產業投資專家提到,供應左右產業價值,一些地區的公寓產業,可能已出現短期供應過剩窘境,並導致出租率走疲,投資者“錢”進房市時應留意。
基於產業價調整的可能性提高,產業專家不忘提醒,無法承擔風險的投資者,最好先保持觀望態度。
產業價難逃下調命運
產業價去年一口氣暴升30到50%,然而,外圍經濟動盪不靖的年代,“打房“與“打債”政策又可能隨時雙管齊下,產業價調整看來已是難以擺脫的宿命。
興業認為,若國行以上“打房”措施確實進行,產業價格在供應需迎合需求下,可能也得相應調整14到37%,才能讓市場接受。
“除非發展商減少產業計劃限制市場供應量,否則,產業價將無可避免下調。”
明年次季有望趨穩
另外,蘇瑪承認,產業價格已創下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也是不少房地產仲介已察覺的趨勢,惟因經濟成長放緩衝淡產業士氣,他相信,產業市場有望在明年次季趨穩。
“儘管我不願對產業展望過度負面,但不容質疑的是,今天的產業市場,投機度經已很高,這也是為何產業價不斷跑高。”
他舉例,一項產業計劃,可能早上推介時為每平方尺820令吉,隔天即漲至860令吉,該趨勢可見已毫無節制。
“產業價就像消費者產品一樣一直在起,大馬產業在區域中最廉宜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
他認為,產業是大眾基本需求,每個人應有置產權利,產業市場除必須負起社會責任、公平義務,每個人也需扮演領導與負責任的角色。
“市場推高產業價格導致產業難以負荷的同時,經濟低迷也展延了市場購置產業的需求,料逐步壓制產業市場成長。”
他不預見產業市場的泡沫破滅,畢竟大馬產業市場整體還算穩健,至少到明年次季初仍將趨穩,最終也相信會撥開雲霧。
興業也提到,未來產業走勢如處於“交叉路口”,經濟雙重衰退的恐慌可能打擊產業需求,惟升息告一段落與美國潛在推出第三量化寬鬆政策(QE3),卻有望進一步帶動資本流入亞洲國家,通貨膨脹壓力推波助瀾下產業或也不失保值地位。
零售廣場仍有望逆勢突圍
興業預見,機構產業基金與產業投資信託(REITs)仍在物色具吸引力的商業產用資產下,大馬零售廣場的價值仍有望逆勢突圍。
“住宅產業交易量雖穩健,但礙於高檔產業需求受監管政策的影響較大,需求無可避免衰退下,交易平均值可能受挫。”
按目前經濟衝擊情況而言,興業相信,產業銷售與價格或面臨5到10%的調整。
結語:
置產是一項漫長的投資,即使政府短期內“打房”兼“打債”,升斗小民也只能作好本份,不再盲目追逐高價產業的同時,更應在置產前以自身財務能力為考量因素。(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焦點)

沒有野心‧只能一輩子當窮人

法國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巴拉昂,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豪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
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窮人之謎的人。
窮人最缺少的是甚麼?
如果你所設定的目標是一隻鷹,那你可能只射到一隻小鳥,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月亮,那你可能就射到了一隻鷹。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數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缺點,即缺乏野心。
他們所追求的只是一種平常、閒適的生活,有的甚至只要溫飽就行,即有飯吃、有床睡,這些就使到他們一輩子成為不了富人。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做窮人,當他們擁有了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時,就會停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沒有野心讓他們貧窮。
古文中曾記載,仲永3歲便能成詩作文,才華滿溢,但卻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沒有繼續填充自己揚名宇內的野心,終於泯然眾人矣。
翻開史業,讓我們回顧一下在歷史上曾有深遠影響的人物,拿破侖在軍事院校就讀時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統帥併吞並整個歐洲,由此他的勃勃野心可見一斑。在院校期間,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優異成績做了名炮兵,開始了他的霸業之旅。
成吉思汗揚言大地是他的牧場,有雄鷹的地方就有他的鐵騎,造就了成吉思汗時代。同樣,看一下中國近代。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於挑戰的開潮兒脫穎而出。藉著改革的東風,他們幾乎都成了浪尖上的人物,都富裕了。
前不久,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他幾位年輕的富翁就此話題接受電台的採訪時,都豪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恆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某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即缺乏野心。
巴拉昂逝世週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視下打開了那只保險箱,揭開了謎底: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那成為富人的野心。(星洲日報/投資致富‧財富故事)

精挑房產‧細選利率‧置產無懼亂世

大部份大馬人來說,買屋已成為一種生活需求,是邁向優質人生的基本需要,但也更可能是許多人一輩子所做的最大筆開支,必須透過銀行貸款的協助,才可能負擔得起“買屋”大計。
不過,眼見全球經濟情況一波三折,許多人開始猶豫起買屋時機;買得快,怕買貴了,屋價可能因經濟不明朗而回落;買得慢,又怕雙重衰退危機不過海市蜃樓,屋價利率繼續飛舞,屆時買屋更難了!適不適合買屋?怎麼挑選貸款?如何看準時機?
看本週《財富焦點》如何抽絲剝繭,讓你在動蕩的環境中,依然能輕鬆擁有屬於自己的“安樂窩”吧!
許多人覺得,若買屋目的在於自居,就無須擔心過後的屋價起落或經濟好壞;即使產業泡沫破裂了,你的屋子不也還好端端地豎立在那裡,無需為時機問題過度傷神,想買能買,買就對了!
“反正你都不打算脫售相關產業,自然沒甚麼虧不虧損的問題,房屋估值起伏不過是沒甚麼意義的字面變化而已。”
然而,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財富焦點》就不太同意這種說法,因為有許多實際存在的衍生問題被上述觀點所忽略了。
別小看利率變化的影響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利率變化對貸款利息的影響;而利率變化,又與宏觀經濟情況息息相關,在錯的時間選擇錯的貸款配套,購買自居產業也可能變成一種錯誤。
多說無益,舉個例子最實際,看看下列圖表吧!
國家銀行自2009年經濟復甦至今,前後共上調隔夜政策利率110個基點,基本貸款利率(BLR)也因此調漲了4次,試想想,若你在2009年杪向銀行貸款50萬令吉購買自居產業,並分成30年來攤還,到了兩年後今天,最初的貸款會出現甚麼樣的變化?
如上述圖表所示,你在貸款初期的基貸利率僅為5.5%,按此計算,你每月必須繳付的貸款利息為1千488令吉,不過,隨國家銀行在2010年3月宣佈上調隔夜政策利率25個基點,銀行也立即將基貸率上調至5.8%,如此一來,你每個月必須繳付的貸款利息,也將隨著走高至1千608令吉,或者較最初貸款利息增加了8.06%(假設你選擇了浮動利率配套)。
過後,隨經濟情況持續好轉,國行也一再上調隔夜利率,導致基貸率水漲船高,繼續上升至目前的6.6%,最初貸款的每月利息數額,也不斷攀漲至1千899令吉,較兩年前足足高出27.6%!
經濟復甦
基貸率續漲
你認為上述數字很誇張?實際上還差遠了;若全球經濟繼續復甦,基貸率也必然繼續上漲,到時候才說誇張也不遲。
畢竟,國內基貸率在1998年高峰時期,曾上探12.27%的驚人水平呢!
購屋自居
甭理房價起落?
此外,雖說房價起伏無法對自居產業造成甚麼實際影響,但身為精明的消費者,當然要設法找出對我們有利的交易,即使是購買自居產業,也必須考量任何搬遷或脫售的可能性,畢竟每個人都有身不由己的時候,又有誰敢保證自己會永遠定居在同一個定點?
因此在置業後,相關房價自然是越高越好,你將因此獲得更大的流動彈性,在必要時能以不虧損甚至溢價脫售相關產業;即使這情況發生的幾率僅有1%,留有餘力應對突發情況,也是有利而無害的。
當然,要預測未來房產價格走勢並不容易,即使最專業的交易商或分析員也無法精準預測長期房價走勢,所以我們只能憑著個人需求、貸款配套和蒐集資料等多方面下手,來將買房風險壓至最低。
那些純粹定居的產業買家,可考慮市中心以外的產業,這些地區的產業價格通常比較穩定,受大市走向影響的程度較低,惟一旦重大發展計劃在鄰近地區展開,房價卻可能水漲船高,惟必須留意交通和流動性問題。
選固定利率較易掌控?
那麼,按目前市道來說,究竟該如何買房才算精明?又是否應該選擇固定利率配套來避免貸款“節外生枝”?
ING保險有限公司抵押貸款主管林吉基認為,國內基本貸款利率過往最高紀錄曾上探12.27%,最低時期則是2009年的5.5%,按此推測,目前6.6%基貸率顯然處在低位,未來上揚潛能絕對大於下跌,因此建議此時購屋最好選擇較易掌控的固定利率配套。
“雖然歐美經濟放緩和債務纏身等問題目前已打亂國行升息步伐,但7月份市場通膨依然逼近3.5%水平,我們相信國行最早可能在明年初再次啟動升息列車,這對選擇浮動利率貸款的人無疑是項打擊。”
基貸率變動影響貸款管理
林吉基補充,房屋貸款管理往往被人忽略,卻是非常重要的理財環節之一,處理不當很可能就此打亂全盤理財規劃,讓所有努力付諸流水。
“許多人常在買屋時,只考量該向甚麼銀行借錢,以及當前利率水平等問題,並讓思考僅止於此,卻忽略基貸率可能逐年變動的事實,而且這才是貸款管理最重要的環節。”
他從基本因素分析,指國內房產價量雙雙維持穩定成長,而且國內住宅需求仍受來自年輕一代自居和城市化等因素支撐,加上通膨有增無減,未來房市前景依然看漲,國行升息列車料不會因目前全球經濟顧慮而報廢,只可能暫時停止而已。
“雖然浮動利率貸款的最初利息低於固定利率貸款,但房屋貸款一般都得拖上二三十年才能還清,若經濟情況整體向上,浮動利率貸款利息很可能不斷增加,最終造成攤還期被延長甚至無力償還貸款。”
未來基貸率或破7%
林吉基認為,儘管基貸率過去11年來穩定在7%以下水平,惟亞洲經濟崛起料同時帶領全球市場進入高通膨時代,未來基貸率很可能突破7%,往更高紀錄前進。
固定VS浮動
比一比
●固定利率貸款
優點
—利率開支一目了然。
—無須為利率波動操心。
—提昇賣屋規劃效率,能按照原定計劃繳付貸款及準時還清貸款。
缺點
—當浮動利率或基本貸款利率下跌,固定利率貸款配套或被迫繳付更高額利息。
—貸款人通常必須在最初數年內繳付高於波動貸款的利息開支。
—當市道不濟時,國行可能下調隔業利率來提振經濟,讓基貸率頻頻下滑,固定利率配套卻可能幫倒忙,將利率開支固定在高位。
●浮動利率貸款
優點
—儘管長期情況難以預見,惟貸款人能在短期內享有低於固定貸款利率的利息開支。
—根據市道好壞變化雖增加貸款管理難度,但只要選對時機,利息開銷可望逐年下滑(如在1998年以12.6%基貸率選用浮動利率貸款者,利率目前已下滑至6.6%)。
缺點
—分期付款數額可能隨時因國行宣佈上調利率而有所變動。
—貸款年限可能被自動延長。
—旦控制及管理失當,可能衍生諸多不便和問題。
選擇性購屋
避開高風險房產
回到關鍵問題:“現在買房合適嗎?”
要知道答案,必須先瞭解產業領域目前所處位置,不妨先看看下列市場專家對房市的分析吧!
市場觀察家認為,國內房產領域自2010年開始進入上升週期,至今已接近兩年,國行間中雖不斷出手干預漲勢,惟影響始終不太明顯,然而,由於家庭債務問題日趨緊張,房屋開銷更成為國人最大開銷,相信國行未來將繼續緊密監督房市,可能推出更多冷卻措施。
近期傳出國行計劃以淨收入取代總收入發房貸的政策勢在必行,觀察家指若政策如期開跑,市場買房能力預計大幅下跌,價格也可能初次陷入調整水平。
國內產業領域自2010年初開始急起直漲,首季和次季成長皆超越15%,第三和第四季同樣穩定成長;綜合全年,產業交易量達37萬6千583宗,涉及金額達1千零74億4千萬令吉,分別按年成長11.4%和32.6%。
限貸衝擊產業買氣
到了2011年,“產業風”依然毫無放緩跡象,引起國行關注並頻頻出手阻擾,市場分析員甚至開始悲觀指產業領域即將渡過週期高峰,不排除接下來出現放緩的可能性。
“若經濟放緩跡象愈加明顯,衝擊產業買氣,加上國行繼續干預,產業銷售和價格可能面對5至10%回調,相信當中要以高檔產業首當其衝。”
國行早前已祭出數項打房策略,包括規定去年1月起徵收產業盈利稅5%,並在去年11月對第三房貸者實施70%的貸款上限。
產業盈利稅料卷土重來
分析員甚至預測,政府可能在即將出爐的2012年預算案中宣佈更多“打房”策略,並強調產業盈利稅是最可能被“開刀”的對象,不排除回復2007年4月前的30%的水平。
早在2007年4月1日前,購置產業後2年內轉手的產業盈利稅高達30%,但會根據脫售年限減少而逐步調低,如在3年和4年內脫售,盈利稅各為20與15%。去年1月起,任何在5年內購置後轉手的產業盈利稅為5%。
房價或走疲
不過,基於通貨膨脹仍大行其道,原產品與有形資本如產業,依然是保值投資品,觀察家因而預見住宅產業交易量保持穩健,惟價值可能走疲,歸咎於對宏觀因素較敏感的高檔產業需求可能遇阻。
總結上述觀點,觀察家認為目前依然能考慮買房,惟必須選擇性挑選房產,畢竟國內產業需求基礎依然穩定,泡沫風險也僅侷限在特定產業計劃或地點,只要避開這些高風險房產,尤其特定高檔產業,買屋其實沒甚麼不妥。
如國內家庭開支解剖圖顯示,住宅開銷共佔國內家庭總開支的26%,超越食物成為國內最主要的家庭開銷,這也是國行何以選擇將打壓房市作為控制家庭債務的主要策略之一。
結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買屋成敗,有時候還真得靠點“運氣”,但我們當然不能永遠寄望老天的厚愛!聚精匯神,儘可能降低每一種人為疏忽風險,用“實力”換取買屋後的安寧,才是每個買屋者必須擁有的專業心態啊!(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

掌握房產投資技巧‧回酬可期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人們普遍為自己的財富與地位設定新的目標,產業投資則是眾多市民累積財富的主要工具,只要掌握投資產業的技巧,選對產業類型與地點,投資的回酬是可期的。
不過,我們進行任何投資都將面對風險,因此,衡量產業投資的風險也不可少。
產業基本份為興建中與建成單位兩種,投資的風險,主要包括工程未能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移交鎖匙後面對不能出租與出售的問題,或者是出租的租金偏低,以及轉售價達不到原先購買的價格等等。
如果購買已建成的房屋,有些時候,價格已經倍增,投資的回酬可能會被削弱,若購買這類型單位,應該三思。
主要鎖定
商業或住宅單位
說到投資產業的吸引力,MCT產業集團執行董事吳明權不久前在產業講座會上分享他在市場的觀察所得,他說,多數人在選擇投資產業時,主要鎖定商業單位或住宅單位。
以下幾個例子可以說明,投資產業可以帶來一定的回酬,不過,投資也有可能會失利,因此投資前最好是能做好功課,或是尋求行內人的意見,然後才做決定,這樣會比較妥善。
以上例子僅供參考,第二個例子的投資者,如果有將單位出租,可能不至於倒賠,至少租金收入可以用來償還部份的銀行分期付款及管理費,單位丟空的原因可能是產業所在地點欠佳,很難租出去或物色到理想的租戶。
此外,第二個例子也反映了一個事實,轉手價與購買價比較,顯然未取得可觀漲幅,增值空間似乎不大,加上業主沒有堅持過了貸款的鎖定期,在提前償還貸款的情況下需面對罰款,以致投資失利。
儘管投資產業可能面臨倒貼的問題,但整體來說,投資產業的利多於弊,至少可以對衝通貨膨脹的衝擊,這一點是肯定的,而且可以借力於銀行貸款、自己的首付資金數額不大,如果投資適當,有望賺取相當高的回酬。(星洲日報/投資致富‧地產札記)

财女风情:三万人生

这三万人生并不是说你的人生,只有或只值三万块钱。
而是你我的一生,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都会有三个一万天,加起来总共三万天。
第一个一万天:从出生到27.4岁
首要任务 创造财富:为钱工作;用时间换钱。
这是成长、求学的阶段,追求的不只是外型的茁壮,更重要的可能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学习;是完成学业后的单身阶段。
一人吃全家饱,生活压力不大,年轻人因为手头宽松,成为各种名牌商品主力消费群,这个阶段许多人过得无忧无虑、花钱没有节制。
这个阶段是人生理财黄金期,错过损失重大。
第二个一万天:27.4岁到54.8岁
首要任务 保存财富:让钱为你工作;用钱换时间。
这是就业、累积职场经验、是家庭建立及储存财富阶段。
需求与责任逐渐加重,首先是结婚、购屋、接下来要迎接新生命,有些人甚至还要负担年长父母生活,同时扛着老中青三代的重担,我们称这个阶段为“三明治夹心族”,大部分人,
会经历这个财务负担最沉重的阶段。
很多人在这个阶段感觉财务吃紧、入不敷出;但即使如此,还是不能只顾眼前不想未来,这段时间要重视细水长流的财富累积效果(或说准备累积退休资源阶段)。
第三个一万天:54.9岁到82.2岁
首要任务 分配财富:为你的钱赋予意义;为后来人树立榜样。
这或是人生的终点,责任慢慢卸下。
房贷、子女照顾与教育费陆续完成,对父母的奉养逐步告一个段落,这是大量累积财富、退休、养老阶段。
如果有充足退休金就可以轻松享受生活,但随着年纪逐渐增加,越到晚年医疗问题、老年生活照顾等,将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花费。
即使退休初期生活费用不高,但支出却可能逐渐大幅成长,这些费用要预做准备才不致成为子女负担。
存有余补不足
了解三个一万天,人生的三大不同阶段,你首先想到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其实,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与花费,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本质就在让收入与支出曲线能够“存有余补不足”。
很多人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只会问“我一个月的薪水有多少?今年总共花费了多少钱?”却从来没有想过未来的人生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我现在还差多少钱?
大部分的人觉得钱当然是越多越好。
请注意,钱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要获取金钱,需要你用时间、精力、自由等宝贵的生命资源来换取。
所以在估计这数目时,你得把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考虑进去。
规划生活写完美人生
中国人有句祝福话:“五子登科”,形容圆满人生写照。现代五子的寓意指的是妻子、儿子、车子、房子、银子,这五子确实把人生各阶段需求一语道尽。
人生的挑战或限制之一,就是不同阶段的收入不同,有两个阶段没有收入,而支出虽高低有所不同,却每天都存在;成长期没有收入,我们可以倚靠父母,在退休阶段,过去是养儿防
老,现在或是未来的老人,恐怕绝大部分得靠自己。
假设不考虑利息及时间价值因素。你在第二个一万天每天存一令吉,存了一万令吉,那你第三个一万天,每天只能花一令吉;你在第二个一万天每天存100令吉,存了100万令吉,那
你在第三个一万天,每天能花100令吉,日子过得还可以。
期待奇迹
这样的人生现实,许多人恐怕无法接受,甚至心存侥幸,或期待奇迹事会出现。
但从我们周边的长者身上,我们可以深刻体认;他们现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是今天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年轻时的所作所为左右。
我们都要想清楚第三个一万天要过怎样的生活,在第二个一万天做好安排,累积必要的财富。
当然,第二个一万天在职场上的表现,端赖你在第一个一万天学到的技能及知识,以及更重要的态度及性格,扎根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自己财富的能力,而学习
这种能力当然是越早开始越好。
人的一生也只是不到三万天的时间,要想拥有一个成功完美的人生就要懂得如何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
罗凤琴 ■金融系硕士 合格财务规划师 认证财务规划师 益资利投资银行经纪 

财女风情:打开财富之门4钥匙

有当你做对的事时,财富才会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你,赶也赶不走。──萧登.艾德森(Sheldon G.Adelson;美国金沙集团老板)
你周围似乎已经有人打开了财富之门;他们住在最好的地区,开着崭新的高档轿车,做着他们喜欢的工作;孩子上着最好的大学;享受充满惊险刺激的假期。
而且,只要他们愿意,就有时间和他们想要在一起的人,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看上去,他们拥有一切。但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的呢?
为什么你看上去像是被锁在自己的金库大门之外呢?是谁偷走了你的钥匙?
可能从没人教你如何开启,可能你至今还未准备好,可能你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拥有它们,或者还可能是,尝试了几年后,你放弃了。
要打开财富之门,就必须掌握通往财富大门的“四把钥匙”。
钥匙1:先让钱包鼓胀起来
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说明了理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称之为“九一”法则。
当你收入10块钱的时候,你最多只能花掉9块钱,将那一块钱“攒”在钱包里。
无论何时何地,永不破例。这样,不多久你的钱包就会鼓起来,久而久之可以累积成一笔可观的资产。
这话听来太简单,也许会引你们发笑。
但我敢说这是一个奇妙的真理,当我们控制我们的支出不超过所得的十分之九,我们的生活可以依旧过得很舒适,但攒钱却比以前更容易。
这分明是上天赐给人的定理。
钱包经常瘪着的人,金子是不会进他的门的。
钥匙2:为你的开销做预算
许多人甘愿艰苦地工作,但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不到十分之一。
大多数人的收入没过多久就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
所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在工厂倒闭的时候,在投资者冻结资金不再投资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要破产。
每个人都承载着他们的能力所无法满足的诸多欲望。
很多人穷,不是因为他挣得少,而是因为他花得太多。摆阔、要面子、虚荣心作祟引起的消费,让自己的财务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如果不能养成节俭的习惯,那将永远不能积蓄
财富。
请记着,用脑袋花钱,而不是用眼睛!
钥匙3:让钱为你工作
每个有钱人都知道达到真正财富的唯一途径,是让我们的钱为我们工作,而不是我们为金钱而工作,这是正确的理财观念。
过度储蓄以及过度消费一样,都是一种浪费。
我们从自己的收入当中存下来的金钱,只能算是个成功的开始。
这些储蓄所赚回来的钱,才是建立我们的财富的基础。
让每一分钱,都如同农田聚积作物一样,反复利用生出利息,帮你带来新的收入,这样财富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你的钱包。
那些愿意打开心胸,听取专业的意见,将金钱放在稳当的生利投资上,在小钱变大钱的过程中,资本在不断地累计,像妈妈手里的毛线球,卷着卷着越卷越大,将会源源不断创造财
富。
钥匙4:购买不动产
对大部分人来说,购买房产是长期理财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子会保值,或是升值。
只要选对地段,可以找到极具增值潜力的房子,不管是自住或投资,都是一种稳健的资产累积方式。
房子落成,你付钱的对象由过去的房东,变成了现在的银行。
你每一次分期付款后,债务就少一些,几十年之后房产便会是你的了。
贷款买房之后,往往要经历负债消费的日子,但负债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要 背着债务过一种近似奴隶般的生活,而是在选择贷款方式时,要学会根据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和未来偿债能
力来 决定偿还的额度。
购房者应该把贷款买房看作一种消费理财的手段,应理性客观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拟订适合自己的还款计划。
奠定生活基础
买房子只是奠定生活基础的一个手段,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规划好房子问题之后,就要相应调 整一下自己的务财结构。
现在,你已经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这四把钥匙,接下来更重要的是,你得踏出第一步去行动,才有可能开启财富之门,发掘你的金库!
罗凤琴 金融系硕士/合格财务规划师 /认证财务规划师 /益资利投资银行经纪 

分享锦集:视股票为店铺

分享锦集:视股票为店铺

要在退休后达致财务自主,产业和股票仍不失为理想的投资对象。
两者各有其长处与短处。
购买产业,收取租金,是明智的投资。
购买产业,住宅不如店铺。住宅是出租给穷人——没有能力自置产业的人。租屋居住是一种消费行为,削弱了租户的财力,故不易起租,收不到租金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使屋主烦恼不已。
店铺是出租给有钱人,他们利用你的店铺做生意,是一种创造财富的行为。
如果租户生意兴隆的话,加租不是问题,收不到租金的情况也较少出现,屋主较少烦恼。
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地点至为重要,生意一旦做旺,租户不会轻易搬迁,更何况改租别店需花大笔装修费。对住宅租户来说,地点较不重要,所以,若租金过高,租户就可能易地为良,故屋主不敢随便提高住宅租金。
是的,购买店铺收租是良好的投资。
问题是在过去两年中,产业价值暴涨,尤其是地点优良的店铺,涨幅高达50至100%,租金却没有作正比例的上升,导致回酬率下降。
两三年前,地点不错的店铺,毛租金回酬率高达8%,现在已下降至5%左右。从回酬的角度看,买店铺出租已逐渐失去吸引力。
产业投资的回酬来自租金收入和产业增值,租金收入欠理想,而在产业大幅度上升之后,增值的幅度也不乐观。
复利创财富
我认为产业涨至目前的水平,不敢说已是强弩之末,但上升速度肯定将放缓,甚至停滞不前,需要巩固一段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再上一层楼。
投资者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应该比较各种投资的回酬率,然后将资金投注在回酬较高及增值较快的资产,才是明智之举。
投资者一定要知道,复利增长具有创造财富的神奇力量。
从短期来说,复利增长率(compound growth rate)相差3%,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长期来说,开始时相差3%,但在十年、二十年之后,总数可能相差一倍。
复利的神奇力量,是在后期才发挥出来的。所以,在选择投资时,应尽量争取较高的回酬率,以加速财富的累积速度。
在产业价值暴涨后,股票已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管道。
股票投资,风险肯定比产业高,但如果懂得投资,回酬也可能较产业为高,最低限度在未来数年,当产业价格停滞不前时是如此。
股票价格波动激烈,而股价难以预测,要靠低买高卖来赚取高于产业的回酬,难之又难。
所以,要取得较高稳定的收入,就必须注重股息收入。
注重股息收入
你会购买没有租金的店铺吗?
我相信脚踏实地的投资者不会买租不出去的店铺。
我有一个朋友,在吉隆坡市郊的一个新开辟的市镇,购买了一间店铺,长期租不出去,而每个月要负担六、七千令吉的分期付款,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没有租金收入,使他个人的现金流量不足,换句话说,收入不足以应付支出(包括店铺供款),使他生活陷入困境。
同样的情形,购买股票如果没有股息收入的话,将使个人的收支不平衡,生活素质将下降。
试想将大笔资金投注在没有入息的资产,生活变得捉襟见肘,即使将来能赚到大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视为租金
所以,我一向强调股息的重要性。如果有稳定的股息收入的话,我们可以把股票视为店铺,股息视为租金,这样才可以长期收藏,就好像长期持有店铺一样。
由于股票投资风险比产业投资高,所以,股息收入理应高过店铺租金回酬率,才算合理。
我的想法是定期存款比店铺更安全,所以店铺回酬率应高过定存才合理,定存利率为3%,店铺租金回酬率要5%以上才值得投资(未扣税及费用)。而店铺既然比股票安全,则股息回酬率(D/Y,通常称为周息率)应比店铺租金回酬率更高才算合理。
如果店铺租金毛回酬率为5%是可以被接受的话,则股票周息率应比定存利率高一倍——6%以上才值得投资(指净股息收益)。
股息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因素,股息波动太大的股票也不够资格被视为店铺。
业务“安全性”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安全性。
“安全性”不是指股价,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股价的趋势。这里“安全性”是指公司业务的稳定性,财务的健全及企业有适度的成长。
如果一家公司派发合理及稳定的股息,业务与财务稳固,而又有适度的成长,买进之后,就可以视为店铺,长期持有,视股息为租金,视股价上升为产业增值。
假设你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收入为1万令吉。
如果你由初投职场时就锁定十二只股票,长期累积,并把股息重新投资下去(现在开始有些公司以新股代替现金为股息),到退休时,每只股票每年付给你1万令吉的净股息,你可以视为一个月的收入。
十二只股票每年每只发给你1万令吉,等于你每个月都有1万令吉的固定收入,你人是退休了,但收入并没有退休,你就可以过着高素质的晚年生活。
我说“高素质”是因为你退休后开支减少了,但收入并没有减少,你可以真正享受你的晚年。但惟有有耐心、有信心及有守纪律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达到此境界。
所以,你要过怎样的退休生活,决定因素还是你自己。
冷眼 股市基本面大师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11

Liability for a lost or Stolen credit card


http://www.lawyerment.com.my/boa ... _Law-107.htm?Page=1
找到这文章..

The limit of your liability for a lost or stolen credit card is RM250.00 only under Rule 13.2 of the Bank Negara rules on credit card if it has been fraudulently used.

Please note this limit and ensure that your bank does not overcharge you should your card have been used illegally.

Most are unaware of RM250 limited liability
C PLEASE READ AND BE INFORMED! CARDHOLDERS need not pay more than RM250 whenever their lost or stolen credit cards are used by others. Yet, often times, they end up paying much more.

This is because Bank Negara has not informed cardholders that they do not have to pay more than RM250 for fraudulent transactions carried out using their lost or stolen cards, when they had not acted fraudulently and had informed the banks about the lost or stolen cards as soon as possible.

This protection is given under Clause 13.2 of Bank Negara's Credit Card Guideline:

"The cardholder's maximum liability for unauthorised transac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a lost or stolen credit card shall be confined to a limit specified by the issuer of credit cards, which shall not exceed RM250 provided the cardholder has not acted fraudulently or has not failed to inform the issuer of credit cards as soon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after having found that his credit card is lost or stolen."

Banks know about Clause 13.2 but have chosen to ignore it. Instead they pursue cardholders for the fraudulent transactions.

They will tell cardholders that a clause in the credit card contracts states that all transaction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loss of the cards are reported to the banks, are deemed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cardholders.
--------------------------------------------------

http://yy-mylifediary.blogspot.com/2011/01/250.html

当信用卡被盗用 持卡人只须赔250令吉

星洲曾经报道过,一个妇女信用卡被盗用,结果银行要求妇女全数负责。

一名读者萧先生阅读相关报道后,写出自己的经历。萧先生曾经信用卡被盗,也没有及时发现。
结果卡被人盗用刷了RM5915

萧先生报警,也通知了相关银行。不过,银行却坚持要萧先生负责所有的损失和欠款,同时委托律师控告萧先生。

萧先生之后向Financial Mediation Bureau -FMB投诉,FMB引用金融法令15.2题条文,指示相关银行撤控状,
而萧先生只须赔偿RM250

如果你有遇到信用卡被盗用,面对银行控告的问题,可以向FMB求助。


[分享] 巧妙運用10個職場談話技巧讓一個人平步青雲


1.以最婉約的方式傳遞壞消息句型:我們似乎碰到一些狀況… 

你剛剛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案子出了問題,如果立刻衝到上司的辦公室里報告這個壞消息,就算不干你的事,也只會讓上司質疑你處理危機的能力,弄不好還惹來一頓罵,把氣出在你頭上。此時,你應該以不帶情緒起伏的聲調,從容不迫的說出本句型,千萬別慌慌張張,也別使用問題麻煩這一類的字眼;要讓上司覺得事情並非無法解決,而我們聽起來像是你將與上司站在同一陣線,並肩作戰。


2.
上司傳喚時責無旁貸句型:我馬上處理

冷靜、迅速的做出這樣的回答,會令上司直覺的認為你是名有效率、聽話的好部屬;相反,猶豫不決的態度只會惹得責任本就繁重的上司不快。夜裡睡不好的時候,還可能遷怒到你頭上呢!


3.
表現出團隊精神句型:安琪的主意真不錯

安琪想出了一條連上司都讚賞的絕妙好計,你恨不得你的腦筋動得比人家快;與其拉長臉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他的光。方法如下:趁著上司聽得到的時刻說出本句型。在這個人人都想爭著出頭的社會裡,一個不妒嫉同事的部屬,會讓上司覺得此人本性純良、富有團隊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4.
說服同事幫忙句型:這個報告沒有你不行啦!

有件棘手的工作,你無法獨力完成,非得找個人幫忙不可;於是你找上了那個對這方面工作最拿手的同事。怎麼開口才能讓人家心甘情願的助你一臂之力呢?送高帽、灌迷湯,並保證他日必定回報;而那位好心人為了不負自己在這方面的名聲,通常會答應你的請求。不過,將來有功勞的時候別忘了記上人家一筆。


5.
巧妙閃避你不知道的事句型:讓我再認真的想一想,三點以前給您答复好嗎?

上司問了你某個與業務有關的問題,而你不知該如何做答,千萬不可以說不知道。本句型不僅暫時為你解危。也讓上司認為你在這件事情上頭很用心,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啟齒。不過,事後可得做足功課,按時交出你的答复。


6.
智退性騷擾句型:這種話好像不大適合在辦公室講喔!

如果有男同事的黃腔令你無法忍受,這句話保證讓他們閉嘴。男人有時候確實喜歡開黃腔,但你很難判斷他們是無心還是有意,這句話可以令無心的人明白,適可而止。如果他還沒有閉嘴的意思,即構成了性騷擾,你可以向有關人士舉發。


7.
不著痕蹟的減輕工作量句型:我了解這件事很重要;我們能不能先查一查手頭上的工作,把最重要的排出個優先順序?

不如當下就推辭。首先,強調你明白這件任務的重要性,然後請求上司的指示,為新任務與原有工作排出優先順序不著痕蹟的讓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量其實很重,若非你不可的話,有些事就得延後處理或​​轉交他人。


8.
恰如其分的討好句型:我很想知道您對某件案子的看法……

許多時候,你與高層要人共處一室,而你不得不說點話以避免冷清尷尬的局面。不過,這也是一個讓你能夠贏得高層青睞的絕佳時機。但說些什麼好呢?每天的例行公事,絕不適合在這個時候被搬出來講,談天氣嘛,又根本不會讓高層對你留下印象。此時,最恰當的莫過於一個跟公司前景有關,而又發人深省的話題。問一個大老闆關心又熟知的問題,但他滔滔不絕的訴說心得的時候,你不僅獲益良多,也會讓他對你的求知上進之心刮目相看。


9.
承認疏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滿句型:是我一時失察,不過幸好……

犯錯在所難免,但是你陳述過失的方式,卻能影響上司心目中對你的看法。勇於承認自己的疏失非常重要,因為推卸責任只會讓你看起來就像個討人厭、軟弱無能、不堪重用的人,不過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對每個人道歉,訣竅在於別讓所有的矛頭都指到自己身上,坦承卻淡化你的過失,轉移眾人的焦點。


10.
面對批評要表現冷靜句型:謝謝你告訴我,我會仔細考慮你的建議。

自己苦心的成果卻遭人修正或批評時,的確是一件令人苦惱的事。不需要將不滿的情緒寫在臉上,但是卻應該讓批評你工作成果的人知道,你已接收到他傳遞的信息。不卑不亢的表現令你看起來更有自信、更值得人敬重,讓人知道你並非一個剛愎自用、或是經不起挫折的人。

Friday, September 23, 2011

A Pitch with Mass Appeal

Use your imagination to picture the truth of what it really means to sell yourself, to sell what you have to offer to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You’re the “weirdo” on the street with the megaphone. That’s right, the one that people are aware of but usually pass by. Some can hear you from blocks away, but the message only gets clearer the closer they get to you. And the point is of course to get them closer to get them to do something.
Depending on the content (product) and the presentation (emotional impact), some people will stop and listen, especially if what you’re saying is interesting to them or has imminent, relevant meaning. Of those very few people who stop and listen, even fewer will actually engage you, give you a chance to address objections, or otherwise convince them to take some kind of action.
But everybody’s got somewhere to be, right? Who has time to stop and listen and engage? Plus, you’re kind of weird for putting yourself out there talking all passionately and excitedly into a megaphone anyway. Who does that?
Every business person does, and we have to. The key is to understand that at any given time, you have about 3% of people who are ready to buy something right now, whether it’s a car, a cell phone, furniture, you name it. That’s what drives all commerce.
About the same percentage of people are willing to listen because they’ve been thinking about buying something but aren’t necessarily committed to it. It’s not an immediate concern. If they did by, it would have to be because you gave them an offer they couldn’t refuse.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others passing you by? It means they’re indifferent, not thinking about it, or flat out uninterested.
But what if we could say something that would get 75% of people passing by to stop and listen, or more? What would make them stay? It always points back to adding information that is above and beyond a particular product or service you’re offering. You generalize, then specify.
If you’re a business coach pitching CEOs and managers to become your clients, who you are as a company should be last in your presentation. Yawn! But starting off with something like, “The 5 Most Dangerous Trends Facing Small Businesses Today” and no business owner can logically or emotionally say they wouldn’t be interested in that subject. It matters to all of them! They’re all business owners or involved in some way, and none of them want anything to do with danger in that business.
In reality, it’s actually much easier to keep prospects near because by the time they’ve reached you, you’ve already narrowed the audience anyway because you’ve got your identity and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nailed down, yes? It’s much easier to pitch to qualified leads than people who thought they were getting one thing but get something else because you weren’t clear on who you’re really trying to reach. So now it’s a simple matter of turning 3% of those who were ready to do something anyway into a much a deeper pool by giving away information that they’d all be interested in.
How do you champion your product or service? What’s your proverbial “megaphone” speech to your prospects? Share your ideas or even experiment. The Millionaire Mind community wants to hear from you!!!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11

The Overachiever vs. The Superachiever (4 of 4)


The Overachiever vs. The Superachiever (4 of 4)

Just joining us? Be sure to read Installment #1 and #2 and #3


WARNING: There is kryptonite all around you!

There are great traps you will have to overcome to execute and stick to your five-point plan each day. These are three great warnings to look out for.

WARNING No. 1—“Yes”

You will have to become a master at saying “no.” Thi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superachievers—not what they do, but more important what they don’t do. Their ability to keep the main thing, in fact, the main thing and not get mired in weeds of minor tasks is their genius. They major in the major issues and don’t major in minors, as many of the rest of us tend to do.

As Brian Tracy said, you need to develop “Won’t Power.” The power to declare and stick to all the things you won’t do, in order for you to stay focused on the things that matter the most to the accomplishment of your 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

WARNING No. 2—Being reactive instead of creative

Monitor and calculate your time between being reactive (reacting to communications, inquiries, requests and needs of others) and being proactive or creative—the time you are spending being productive and on target with your key priorities, not the priorities of others.

Think about it: email, texts, the phone… you are mostly reacting when you are on these devices. Don’t let them yank you around all day as if you were on the end of a string where someone else is your puppet master. Instead, be sure the lion’s share of your time is spent being creative and focused on YOUR few and high-value priorities.

WARNING No. 3—Immediate gratification

Lastly, you have to keep your addictions at bay. Trust me, I know. I am a card-carrying achievement addict myself. This might be seeing checkmarks on a to-do list.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you get by checking a lot of tasks off—tasks that you probably shouldn’t have allowed to get your time and focu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our human addiction to novelty—what’s new, what’s next. The next email, the new text, the Tweet update, the Facebook responses, the latest news alert, etc. We love to know what’s new and we love to know we are loved. Many times a new email, text, blog, Facebook or Twitter comment is like getting a small shot of love dopamine pumped through our veins through the IVs that are our electronic devices. “Oh, a new email, a new comment; oh boy, someone loves me!” This can become a very unhealthy addiction, mostly because it continually and relentlessly distracts you from your creative and high-value productivity.

DON’T MISTAKE:
Movement
for
Achievement
Activity
for
Productivity
Rushing
for Results

If all you did from this point forward was use the Superachiever Daily Productivity Planning and stick to executing on it each day, I can nearly guarantee you would multiply your productive output several times over. Your ability to achieve once seemingly impossible goals will become a reality.

It will look to others as you if you are “faster than a speeding bullet, more powerful than a locomotive, and able to leap tall buildings in a single bound!”

Share the results you have seen incorporating these ideas into your daily productivity… and any other ideas you have in the comments below.


Seeds of Greatness


Seeds of Greatness

Seeds of Communication: Ask and Listen

It is better to earn the trust and respect of one of your children, than to gain notoriety and adulation of the masses.

If you must speak, ask a question.

Unless what you say benefits the other person, don’t say it.

It’s not what I think that counts, nor is it what you think that counts. It’s what I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I think that really counts.

No one listens to a person operating out of self-interest alone.

Sin has many tools, but a lie is the handle that fits them all.

If you attack another person’s beliefs, you are creating an enemy.

Moderation in temper is always a virtue. Moderation in principle is always a vice.

Emperors are overthrown. Empowerers are revered.

Before you state your case, gather the evidence, especially what motivates the other person.

Marriage is not total agreement. It is look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gether.

Listening without bias or distraction is the greatest value you can pay another perso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